一、学科简历
山东省“十二五”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学科是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设岗学科,是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和特种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牵头学科,是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和特种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依托学科,是青岛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主要支撑学科。
目前学科有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学科在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抗感染免疫与分子免疫学、EB病毒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药物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学术队伍整体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
“十一五”期间,学科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115名,授学位的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101名。本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数2人。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1项,青岛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1项,青岛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青岛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4项。
学科拥有蛋白质芯片-时间飞行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AKTA蛋白质纯化工作站、流式细胞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和高速冷冻离心机在内的大型关键设备,固定设备总值达15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到1100平方米。在 “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部级课题17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达到645.2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3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各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十一五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16人。
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王斌教授,1994年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教授毕业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国家疾病控制中心),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留学瑞典Uppsala大学BMC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青岛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基础学院院长,山东省教育厅“八五” 重点实验室---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十二五”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学科负责人,山东省卫生厅医学领军人才,青岛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区建设项目负责人,青岛大学病原生物学博士点创始人,首届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王斌教授还是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和《中国生物工程学报》编委;《病毒学报》特约编委;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山东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青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王斌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九五”攻关、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教育部等科研课题30项,纵向研究经费3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参编专著3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抗感染免疫与分子免疫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高美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模范教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12月留学回国,2002年6月赴德国、法国、挪威参加国际会议。现任青岛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主任,青岛大学病原生物学泰山学者岗位教授,青岛大学第三层次特聘教授。首批被评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省重点学科主任、山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事,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0项,其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6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200余篇,25篇论文被SCI EI收录,主编专著8部。
EB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罗兵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至1997年曾在韩国延世大学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从事肿瘤病毒学的研究工作。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日本鸟取大学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生体情报学教室从事EBV感染与上皮性肿瘤关系的研究,对EBV感染上皮细胞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新的观点。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千名专家,2004年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山东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骨干(1020工程)。现任青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青岛大学病原生物学泰山学者岗位教授,青岛大学第二层次特聘教授。近5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并承担纵向科研课题1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及青岛市科技局重大科技项目等。其中5项已完成并通过鉴定,另6项为目前在研课题。近5年来作为首位人员获部、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贰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壹等奖1项。近5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5篇为SCI收录),均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
生物工程药物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李荣贵教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在美国国立犹太医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及天然活性
物质分离与鉴定。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科研项目各1项,以首位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七位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以第二位获得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近几年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15篇被SCI收录。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得授权7项。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第八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中国植物学会细胞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山东生理学会理事,教育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山东省天然色素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下游工程中心主任,青岛大学生物系主任等职。
三、科学研究
学科近五年内承担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14项,省部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4项。发表文章183篇,SCI收录30篇,在国际著名病毒学、免疫学、肿瘤学、细菌学等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Microbes and infection 》,《Oncology research 》, 《J. Biomed Sci》, 《Biochem Pharmacol 》,《Novocida.Biotechniques 》, 《Drug Metabolism Disposition》等杂志首次发表了文章。编写教材4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各级科技进步奖11项。近五年在生物工程药物领域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
研究方向一: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医学和微生物学,开展巨细胞病毒(HCMV)的致病分子机制、实验室诊断研究和医学相关海洋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本方向在HCMV致神经损伤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进行预防HCMV致畸损伤的药物研究,结合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有望开发出国际上首个以稳定细胞膜为机制的的抗病毒药物,同时在致病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巨细胞病毒致神经系统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实验室诊断方面先后获得国家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并在《J. Medical Virology》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多篇,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3项。
本研究方向主要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克隆、转基因、基因表达、FACS、激光共聚焦及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等在国际上率先进行CD59基因突变与糖尿病蛋白质糖基化结构及肿瘤逃逸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研究。该研究富有创新性,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另外进行乙肝病毒的免疫学研究,探索和验证了乙肝病毒结构蛋白的数个经典优势表位,并对其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功能状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entamer技术,合并多色流式分析技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了乙肝病毒表位特异性CTL的功能。同时本课题组亦进行儿童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原的筛查与分子结构分析。
免疫基因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机体免疫反应形成依赖于各类免疫细胞在免疫基因调控下完成。免疫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可导致多种临床疾病。因此研究免疫基因结构及功能、免疫基因异常与疾病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免疫分子CD59的分子构像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方面先后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并在《J.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多篇,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3项。
研究方向三:EB病毒分子生物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EB病毒(EBV)相关肿瘤的病因学和特异性防治,探讨EBV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同时开展以病毒基因或病毒基因编码产物为靶点,探索具有特异性杀伤EBV阳性肿瘤细胞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实验研究。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1)E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研究。(2)以病毒基因或病毒基因编码产物为靶点的EBV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3)EBV相关肿瘤的发生机制研究。
本研究方向多年来致力于EB病毒感染和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在EBV致肿瘤分子机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有望在EB病毒相关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在EB病毒和肿瘤关系的研究方面先后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并在《Microbes and infection 》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多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
本研究方向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重要天然产物分离、鉴定,重要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和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松萎蔫的致病机理研究。(2)功能基因克隆及其编码蛋白的活性研究。(3)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本学科方向在“十二五”期间预计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能获得研究突破:(1)松萎蔫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2)海洋天然产物的分离与活性研究。(3)鸡产蛋降低综合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在发酵工程生产海洋生物蛋白酶的研究方面先后获得1项国家973前期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的支持,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并分离了海洋生物沙蚕的消化道菌群,获得了分泌蛋白酶的菌株,其蛋白酶的一级结构序列为国际上首次报道,该序列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四、人才培养:
病原生物学学科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注重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兼顾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依托2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和特种医学)、 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特种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基础医学、特种医学)和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病原生物学专业人才的多层次培养,在5年的时间里,学科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115名,本科生3211名,授学位的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101名,本科生2564名,本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数3人。为社会输送及储备专业人才梯队。
五、研究条件
本学科形成了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抗感染免疫与分子免疫学、EB病毒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药物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集中了一支承上启下、学术水平高、以博士或留学人员为主体、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研究队伍。
本学科购置了蛋白质芯片-时间飞行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AKTA蛋白质纯化工作站、高速冷冻离心机、流式细胞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在内的大型关键设备,拥有固定设备总值达156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学科拥有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2台,并已登录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建设了学科与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拓宽了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发布渠道,为开放使用提高效益打好基础。另外,以本学科为依托,在2006年建成设备总值达到180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该中心成为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起承担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实验区项目,由王斌教授担任该中心主任。
六、支撑条件与学术交流
青岛大学病原生物学学科是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设岗专业,是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领域惟一的博士点。该学科始建于194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先后在学科创始人、著名微生物学家、国家二级教授田浩泉教授和著名医学病毒学家邵济钧教授的带领下,多年来致力于微生物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是1981年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在现学科负责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王斌教授带领下获得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以来,通过和其它学科的交叉重组,依托山东省教育厅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天然色素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抗感染免疫与分子免疫学、EB病毒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药物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集中了一支承上启下、学术水平高、以博士或留学人员为主体、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研究队伍。
本学科加强与学科内各学术团队的团结协作,扶持学术正气,培养学术竞争氛围,贯彻学术“流动、竞争、开放、联合”的理念,积极开展与美国匹茨堡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大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开展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研究院所的科研合作,开展不同学科间的互动交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1)国际交流方面,与瑞典Uppsala大学及美国德州大学就项目的功能蛋白质纯化和发酵调控等进行了合作交流,曾邀请瑞典Uppsala大学的李晋萍博士和美国德州大学的Klose博士等来实验室就项目研究进行交流。2007年选派学科的钱冬萌副教授(博士)到美国德州大学Klose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王笑峰副教授到日本鸟取大学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进修。2007年2月邀请美国德州大学的刘吉荣博士等来实验室做客座研究,主要在产蛋白酶功能菌的鉴定、表达调控元件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2008年为完成该蛋白酶的规模化制备纯化,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引进了赵巍博士来实验室工作,她领导的课题组完善建立了蛋白酶的发酵工艺,纯化工艺。曾经与来自美国、德国、韩国和新加坡的教授交流项目的研究情况。2007年1月在学科主持了“首届中-韩病原生物学研讨会”,与韩国汉城大学的洪性台教授的课题组进行了合作交流。2007年5月王斌教授等到韩国参加第十五届韩国基础医学科学家会议。2007年8月学科举办了政府、高校与企业联合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首届国际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了美国Brown大学、美国Rhode Island大学、美国Texas at San Antonio大学、美国Pittsburgh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的专家教授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教授夫妇来学科讲学。2012年5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克隆羊专家团队William Ritchie博士到学科参观访问并讲学。2012年6月18日邀请了英国Teesside 大学医护实践强化和创新中心主任、英国Psaeon 公司董事Wade Tovey 教授到学科讲学。
| |
2006年10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病毒学家Hans Wolf等访问本学科并做学术交流
| 美国得州大学Karl Klose教授和宾州大学部分教授2007年参观访问本学科
|
| |
| | |
学科2007年和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医学院举行双边合作研讨会,洪性台教授2007年2月参观本室
| 2007年8月实验室在青岛八大关宾馆举办病原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
| 2007年7月德国Tubingen大学HCMV病毒学家Gerhard Jahn访问本学科并与师生交流
|
| |
2012年6月18日英国Teesside 大学医护实践强化和创新中心主任、英国Psaeon 公司董事Wade Tovey 教授到学科讲学。
| 2012年5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克隆羊专家团队William Ritchie博士到学科参观访问并讲学
|
| | | |
(2)国内合作交流方面,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控制所的唐青教授合作申请973项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控制所的副所长梁国栋教授作为曾经承担蚓激酶国家863项目的负责人,对本项目给予多次指导和交流。就相关的研究2006年8月在青岛我们组织召开了合作研讨会,共有国内的40余人到会研讨。
| |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教育家曾毅教授、药理学家李泽林教授夫妇于2007年8月访问本学科
| 著名遗传药理学家、湘雅医学院周宏灏院士
2008年4月访问本学科
|
学科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教授出访做学术访问,并派学科教师到国外进修,同时加大了邀请来自美国、日本、瑞典、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教授来访讲学的力度。
| |
李勇,Symphony Health Services,LLC
| |
陈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graduate
| |
郝晓南,Medical college of Wanye University
| |
米庆森,Georgia Medical college
| |
Wen-Ming Chu,University of Brown
| |
Bing-Fang Ya,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 |
Karl Klose,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 |
Thomas Forsthuber,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 |
Floyd Wormely,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 |
Cathalina Svenson,University of Uppsala, Sweden
| |
Sung-Tae Hong,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