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体育唯一官网·【百度官方推荐】think tank

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2019-2020学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医学影像学专业)

来源: 日期:2020-12-11 15:57 浏览: 【字体:

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2019-2020学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医学影像学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

医学影像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影像诊断、技术、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经培养,需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基本知识,掌握疾病影像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影像设备和放疗原理,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知识。

2. 能力目标:影像诊断能力,影像学检查和放疗技能,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医学影像科研能力。

3. 素质目标:良好的医德医风,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能力

1.专业设置

医学影像学专业始建于1985年,招收专科生35/年。1993年,本科开始招生,招生人数为40/年。1987年,医学影像学获评硕士研究生点,首次招生收硕士研究生2/年,发展至今招生量为21/年。2012年,获批专业学位博士点,目前已招生18人,同年荣获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山东省骨关节重点实验室。2015年,获批山东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2. 在校生规模

近五年,本专业平均每年招生54人。目前,校生合计270人。已毕业本科生近千人。

3. 课程设置情况

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医学影像人才,本专业根据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影像诊断医师、影像专业技师、介入放射医师和放疗技师)所需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平台;同时,根据毕业生工作岗位所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课程平台。本专业共设置识教育必修课程(39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至少1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70学分)、学科基础选修课程(至少8学分)、专业必修课程(8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至少4学分)、特设课程(10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及学时数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医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物理基础、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核医学、影像诊断学、放射治疗学。

4. 创新创业教育

本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加强实验、见习、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拓宽学生学习渠道。鼓励在校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探索影像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鼓励校院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近3年来 ,本专业学生积极申报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近5项,科通过学研究、发明创造和就业创业的初步训练,形成了优良的创新创业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

三、培养条件

1. 教学经费投入

5年,省市政府累计投入支持资金200万元,获得各级科研立项经费达156万元。另外,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累计投入近亿元用于购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包括西门子高端磁共振2台,GE高端CT4台,东芝640CT一台,双源CT3.0T MRISPECT-CT1台,乳腺数字X线摄影系统2台及DR四台,平板DSA三台,彩色超声12台等。

2. 教学设备

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专业配备多院区同步视频教学系统,PACS系统供图像查阅、报告提交、修改和审核,HIS系统供病历查阅,以及病理报告系统供病理查询。

另外,本专业配备国际一流的影像检查设备,各院区各类各项设备共计80台,其中,CT22台,MR 10台,胃肠X线摄影机9台, DR 17台,乳腺X线摄影机5台,床边X线摄影机12台,曲面X摄影机1台,超声设备4,这些高端影像设备为本专业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医学影像学专业已基本形成学术梯队合理、医教研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7人,其中,医师78人,技师55人;45岁及以下178人;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24人;35人具有博士学位,114人具有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任副主委1人(中华放射学会骨关节专业学组组长),常委2人。14人兼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山东医药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获得者4人。近5年,8人分别获得青岛市青年科技奖青岛市著名好医生青岛大学优秀党员青岛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山东省卫生系统1020工程20系列人才医院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近3年,本专业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0篇,主编、参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30部。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教师,近5年,共引进教师15名,其中博士12名。加强管理、支持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生,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近3年,共8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指导和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加强对外交流。

4. 实习基地

本专业学生全部在我校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实习。近3年,该中心平均每年检查患者近148万人次,有充足的教学病源和资料。教研室70名教师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承担理论课授课及临床见习、实习带教任务。本专业所有课程理论授课均由教授和副教授承担,见习、实习带教由高年资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承担。

5. 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医学影像学专业以医学影像为主体,重视影像的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并把影像与解剖、病理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影像的认识和理解。课程讲授须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采用电子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平台。

实习学生学习和教学,使用PACSRIS学习。日常工作中由上级医师指导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利用PACS系统审批学生提交的影像诊断报告,并对学生实习工作进行评价。利用多院区同步视频教学系统,每天早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每周安排1次科内业务讲座,为学生提供知识更新和教育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执业能力。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1. 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1)众多学术会议及学科前沿讲座

每年举办2-5次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学术会议或继续教育项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科前沿讲座,使参与的实习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科究方法,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融入教师科研成果的选题、项目设计思路与工作方案、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与过程等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平台全部向学生开放,接纳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吸收学生加入课题组,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3)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于教学内容中,进一步更新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专业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课题项目,作为专题讲座向实习医生讲授。教师每年发表的SCI及中华级杂志论文以幻灯形式为学生讲座。

2. 合作办学

本专业拥有德国卫生部支持的中德放射学双边交流与培训项目(已持续18年),每年外派3-4名优秀教师赴德国、美国等国家研修。外聘海德堡大学教授1人作为影像学客座教授。每年邀请2-5名海德堡大学、波鸿大学、纽约大学等外教给实习学生讲座。

3. 教学管理

为保证教学质量,本专业强化医教协同,对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

1)注重专业教材选用和建设。本专业所有课程均选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专业课程选用本课程教师参编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及配套参考书作为主要教学载体。教研室教师还主编及参编了国家级教材、卫生部视听教材、十三五国家重点电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十九部,构成了完善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2)实行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讨论、修改、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力争达到知识讲授全面、精炼、渊博、先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实行规范的听课、试讲制度,新教师在走上讲台前,要经过3次听讲观摩、2次老教师指导下试讲,并由本专业全体教师讨论认定合格后,才安排具体教学任务。

4)实行规范的教学管理,紧紧围绕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这一主题,教研室全体成员职责分明,团结协作,维护集体荣誉,严格遵守各项教学规章制度,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医学影像学专业下设医学影像学教研室、超声教研室和核医学教研室,承担本专业全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具体负责分工为,由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教学工作,并下设一名副主任具体领导组织,并设一名教学秘书负责各项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实施。教学管理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本专业在骨关节影像诊断组试点提问式教学方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逐步向其他专业组推广。实习教学手段改革,实习教学推行以学生为主导的PBL教学。每周五实习学生主持病例讨论,学生挑选、组织和汇报病例、分析影像学征象、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意见,教师点评、总结。每天1位实习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疾病专题小讲座(15分钟),学生汇报,教师提问,实习同学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实习教学管理和考核方式改革。实习教学突出日常管理和考核。推行实习每日签到纳入考核,实习学生讲座和病例讨论主持纳入考核,出科理论考试、毕业考试(包括理论和阅片考试)等考核方式。

五、培养质量

5年,医学影像学专业一志愿报考率均超过100%,录取学生报到率均100%,高于山东省内其他院校同专业,说明本专业为报考及就业热门专业,学生就读该专业意愿较高。

5年,毕业生就业及考研率合计达100%(见下表)。其中就业116人(占50.2%),均在三级以上医院工作,大多数毕业生在医院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介入科等影像相关科室工作,就业专业对口率约95%,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通过率达100%;考研115人(占49.8%),其中,95%毕业生考研时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15%-20%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名校。根据对毕业生就业或就读情况追踪调查,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及高校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学校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提高了本专业的国内影响力。

5年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及考研人数(百分比)

年度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百分比)

考研人数(百分比)

2016

48

20 41.7%

28 58.3%

2017

63

31 (49.2%)

32    (50.8)

2018

33

2163.6%

12 36.4%

2019

33

1648.5%

1751.5%

2020

54

2851.9

26 48.1

合计

231

11650.2%

11549.8%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毕业生发展良好。目前,本专业近千名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25个省市自治区地市级以上医院,超过百名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医院、科室的领导岗位,成为国内医学影像专业的骨干力量,甚至主要学科带头人。

截至今年上半年,本专业毕业生在国内等知名三级甲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第三军医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人数近百人,绝大多数为放射科主任或科室骨干。本专业毕业生在山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工作者均为科室业务骨干,其中,任科室主任、副主任达35人。

七、专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1. 趋势一:医学影像学需要医工技一体化影像专业人才团队。当前影像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影像医学发展趋势及要求相比存在许多缺陷, 突出表现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理化基础知识薄弱。现代影像医学工作者除了理解影像设备提供的各种信息、做出影像学诊断外, 更需要必要的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来充分理解本专业设备的基本原理。影像专业的运行也不再是仅由放射影像人才和技师可以完成的, 应该包括具有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学、设备保养及维修等知识的专业人才共同组成的团队来实现。

建议:(1)站在现代影像医学知识及技术飞速发展的高度, 深刻理解医学、工程学和技术学的多元结合是当今影像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2)重视对医学、工程和技术等各专业在内的人才结构和梯队建设, 合理打造适合现代影像医学发展所需的医工技一体化人才构成模式。(3)切实解决人才结构与现代影像医学理论、技术及设备飞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构建好与现代影像医学发展和影像专业运行相适应的高度协作的专业团队。

2. 趋势二:医学影像学需要医教研复合型专业人才。影像影像人才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范畴内相关知识, 即使在大型医院, 业务范围广、专业分工细, 影像影像人才根据专业有所侧重, 但也应掌握在所侧重领域内所有检查手段的诊断知识, 而不宜以手段代替专业, 割裂专业的内在联系。影像影像人才知识结构应是融合各种技术和知识, 以医学专业而不是以检查手段划分的知识结构, 知识更新最重要的是主动创造和发掘。

建议:(1)明确人才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确保影像专业的主动协调发展。(2)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机地融人医疗工作中, 防止影像影像人才知识老化, 不断推动专业知识更新。(3)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影像医学基础及实验研究基地, 把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工作结合起来, 从创新的高度致力于人才培养。

3. 趋势三:医学影像学向着大影像发展。影像医学已发展成为包括多种成像技术并结合介入治疗共同构成的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既要做好影像诊断、核医学和介人治疗亚专业分工, 又要划分神经、心胸、骨关节影像学等, 更要注重各亚专业间、甚至与其他专业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发展, 形成纵横交错, 分合兼备的知识网络体系,切实树立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大影像观念。

建议:(1)培养协作意识: 高素质影像专业人才应具备与所有相关专业和个人主动协作的意识, 确保横向协作专业团队的自然形成。(2)培养参与意识:立足自身专业特长, 主动从不同专业角度探讨问题, 拓展其广度和深度, 在每个层次相互启发, 共谋发展。(3)培养渗透意识: 要有足够的知识广度, 及时了解相邻专业的进展及对本专业的影响, 适时调整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4)培养分享意识: 高素质影像人才不应谋求对现代影像医学资料和成果的垄断, 不同参与者均应从不同角度引人本专业, 派生、孵化出更多成果, 推动整个专业进步。

八、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本专业目前基本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 科研服务教学意识需加强。

整改措施:建立科研管理体系,构建教研一体化管理机制,提高影像医学专业科研水平,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

2. 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措施:需进一步增加高端影像及相关设备投入,增加高端教学科研设备的投入,如7.0 T MRIPET/MRI、远程信息系统等设备,以紧跟影像学的发展趋势,促进专业教学及科研进一步发展。

3. 与国内外院校同专业合作交流需加强。

整改措施:有效利用校外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院校同专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 各级医院急需影像技术类人才.

整改措施:争取适当时机招收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改革的精神,继续探索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