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富,1968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82年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眼科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眼科学会角膜病组副组长,山东激光学会眼科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第一届视光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以来从事眼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对角膜病、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及泪道病有精深研究和专长。曾两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多次主持省科委等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及参编眼科专著14部。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省直医疗卫生单位“三学三创”标兵、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省卫生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教师等称号,院内终身医学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传富教授是眼科临床主任医师,在圆满完成繁重的医疗任务外,他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总是把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难题作为攻关的方向,科研成果丰硕。
王传富教授是一位角膜病专家,深知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致盲的有效手段。妨碍我国角膜移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角膜材料匮乏和角膜保存技术的限制。他知难而进,早在1986年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低温长期保存活角膜组织研究”。那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刚刚诞生,他本人研究生毕业不久,还是一位住院医师,是眼科界的一名无名小卒。但他带领课题组夜以继日,埋头苦干,短短两年时间,便在国内首创了“简化二步法”深低温长期保存角膜技术,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简化二步法深低温长期保存角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证书,“深低温长期保存角膜穿透性移植的研究”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国内创建了首家深低温保存角膜眼库,随时为本院和周围地区兄弟医院眼科提供高质量的角膜材料,供临床角膜移植使用,使众多的角膜病致盲患者重见光明,该项角膜保存技术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需要,对推动眼库的建立、角膜移植和开盲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5篇,有的论文已被国际权威杂志引用。美国低温医学副主席John G.Baust博士曾来函索取论文;国际低温生物医学会主席Sajio Sumida教授对该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邀请他到日本参加国际交流;Orbis飞机眼科医院来青岛进行手术交流,曾两次使用本眼库深低温保存角膜进行角膜移植术,受到手术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与新鲜角膜无差别,即使在美国此保存角膜质量也是第一流的。王传富教授曾两次举办“全国性深低温长期保存角膜技术及临床应用”研修班。该眼库已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医师并传授深低温保存角膜眼库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王传富教授荣获终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卫生厅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深低温保存角膜成功的基础上,他又承担省科委资助的“深低温长期保存眼组织的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扩大到深低温保存结膜、巩膜、角膜缘、视网膜及羊膜组织的技术及临床应用,该成果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与其研究生完成的“单胞病毒角膜炎与角膜神经损伤与再生的研究”、“新生儿角膜大桥状角膜移植的研究”及“圆锥角膜发病机理的研究”,均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传富教授还是一位白内障专家。白内障也是眼科的主要致盲眼病,是我国残疾人康复的主要项目之一。他主持完成的省科委资助的“无损伤性白内障定量检查新方法的研究”,为动态观察白内障的发展、白内障药物研制和筛选及白内障的早期药物治疗提供了客观的检查标准,对防盲治盲工作具有重大实用价值,该项研究成果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了青岛市首家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王传富教授率先在岛城开展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这一高科技手术。他主持的“PP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朗格罕斯细胞变化及神经损伤与再生的研究”,经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对提高PPK手术的疗效及预防手术并发症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及理论指导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泪道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王传富教授就选定了这一临床难题,在国内首创了“硅胶管环套插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手术方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该手术成为本省及国内流行的术式,对新生儿泪囊具有独到疗效。
王传富教授还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总结经验,主编及参编专著14部,其中《眼科病理学》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多年来对角膜病、白内障、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及泪道病有精深的研究,王传富教授成为了眼科领域的著名专家,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他总是待病人如亲人,宁可牺牲休息时间,也要让病人满意。他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待人宽厚的高尚医德受到了病人的广泛信任和拥戴。他多年来坚持廉洁行医,严守职业道德,受到病人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褒扬。
1998年,王传富教授所在的眼科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点,是当时青岛大学唯一的博士点,也是省内眼科界第一博士点,是全国眼科界屈指可数的十余个博士点之一。王传富教授同时被聘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王教授取得的成果和荣誉中,最令他看重和欣慰的还是培养出了一批眼科学的精英,包括10名博士研究生和30余名硕士,其中不乏在国外继续深造者以及在国内各名院校的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可谓桃李满天下。于他而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教学相长的结果,很多程度上有他的研究生们的功劳。于学生而言,“新竹萌千尺,全凭老干持”,“青叶山峦万古亘,广阔山河千年清,人杰地灵数仙台,生平几何念师恩”。
身为临床主任医师,虽然8小时的工作时间被繁忙的门诊、病房医疗工作占满,但是他认为处理好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至关重要。王传富教授强调医疗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和科研工作要服务于临床工作为重心,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就要做到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出的研究生既要科研水平高,又要临床技能强,二者必须兼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观念、新技术日新月异,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要活到老学到老,王传富教授常常与研究生一起看书钻研,鼓励和支持创新,注重科研基本功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夯实基础。因此,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研手段,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成为他选题的宗旨。他为人师表,带领研究生攻克一道道难关,圆满完成一项项课题,与研究生共同分享着汗水与辛勤凝结成的累累硕果。
身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王传富教授深知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育人哲理——崇高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不但会陪伴莘莘学子走过求知的艰辛岁月,更将指导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级阶梯。他常说:所谓“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古代先哲的教育精髓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熠熠生辉。好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在王教授的眼中,教师是园丁,是明灯,是坐标,是学生的引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凝聚了一生情,成为学生终身奋斗的动力。他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个好老师的职责,淡泊名利,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不计得失;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成就学生为使命,不遗余力的付出,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学生,以文明的举止引导学生,以现代教师的风采感染学生。他认为,只有这样,教师才真正体现了其职业价值,此生无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懂得“饮其流者怀其源,教有成者念其情”的感恩。
师爱无言,师爱无痕,在王教授心中,学生的成就就是他的成功。他虽然功成名就该安享晚年了,但他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06年,王传富教授承担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入β-NGF和PDGF-B基金联合转染猫角膜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他又一次带领课题组和他的研究生向“人角膜内皮细胞不能再生”这一传统观念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