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远,1930年生,主任医师,教授。1958年毕业于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工作,对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脓肿等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研究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除对开颅术进行三叉神经根减压、脊束切断术治疗技术外,特别是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有着较深的造诣。曾多次荣获省科委、省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38篇。1988年获山东省总工会颁发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青岛市劳动模范。
2009年11月,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喜迎建科50周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出席了庆祝大会。他就是医院神经外科的创业者和先驱者、第一位神经外科主任——孟广远教授。风雨历程50春秋,孟广远教授以披荆斩棘的开拓之勇和上下求索的治学精神,为医院神经外科的创立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为了省内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之一,并推动实现了学科的跨越发展。
1958年8月,孟广远教授于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毕业后,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外科工作一年。1959年8月,医院在外科建立了脑外专业组,他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加入了这个力量还十分薄弱的新生团体。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医院的条件十分简陋,脑外专业组仅有10张病床和几台老式设备。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滞求索的步伐。1962年,他得到了赴上海华山医院学习一年的宝贵机会。该医院作为当时国内脑外科领域水平较高的医院之一,已经能够广泛开展颅内脑肿瘤、颅内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较复杂的手术。孟广远教授抱着誓将先进技术牢牢掌握的信念,从不放弃一点一滴的学习机会。医院举办学术讲座,他每次都要参加;科室的大型手术,他积极争取上台,并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几乎每天晚上他都是在手术中度过的;工作中碰到疑难问题,他总是及时向老师请教,决不将问题留到第二天。在上海进修期间,他共用去了10多个笔记本,记录了近20万字的学习资料,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回院后,孟广远教授将学习到的先进技术应用到了临床实践中。在科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脑外专业组逐渐由起初仅能开展脑外伤手术、颅内血肿和脑脓肿清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等一般手术,发展到成功开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手术,并一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不断突破,大胆创新,尝试自制手术器械,成功研制出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定位尺,使半月节穿刺成功率达98%。并带领科室应用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技术,开展了半月节注射无水酒精及应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形成了医院特色,在全国医学界声名鹊起,慕名前来学习、求医者络绎不绝。
80年代,孟广远教授从医院实际出发,结合脑外科发展要求,向医院提出引进先进设备的建议。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医院先后为脑外科引进了日本岛津SCT-10N3型颅脑CT和日立大型X光系统,此举使脑外科对于疑难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向深度和广度迈进了一大步。他紧抓大好的发展机遇,带领科室开展了动脉导管全脑血管造影术,提高了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神经外科整体诊断和手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以此为契机,80年代中期,他通过积极协调,又为科室引进了射频双极电凝器、日本手术显微镜和超声吸引器,进一步提高了脑肿瘤等疾病的手术质量和切除率,使手术中出血量减少到最低程度。
1985年,孟广远教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正式组建神经外科,并成为医学院附属医院历史上首位神经外科主任。为广泛传播先进技术,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他于1985年组织举办了全国性三叉神经痛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学习班,学员15名、培训护士7名。1987年6月27日,孟广远教授主持开展的首例脑组织移植治疗外伤引起脑萎缩偏瘫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此后开展的治疗垂体功能低下、小脑萎缩和帕金森氏症等多例类似手术均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1988-1998年十年间,培养进修医师72名,其中5名来自河南、沈阳、大同、无锡等省、市,这些专题学习了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医师,回院后均开展了神经外科相关工作。
自神经外科独立建科后,孟广远教授十分重视开展科研与学术活动,倡导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互通有无,共促发展。1989年,他参加了上海第三届国际神经外科显微外科学术交流会,并做了题为《大面积头皮缺损血管吻合的皮瓣移植》的经验交流,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和肯定。广泛开展了与国外及港、澳、台的学术交流:1988年8月,与美国印第安大学神经外科汉伯格教授作了有关三叉神经痛的经验交流,后有过通讯交流;1989年,与日本专家朐井则彦就高血压脑溢血的定位血肿排空进行了研讨及经验交流。
从医三十多年,孟广远教授最引以为豪的不是自己获得了多少荣誉和奖赏,收获了多少鲜花和掌声,而是经他医治的患者大多都与他成为了好朋友。在孟广远教授看来,这是对他从医几十年最好的回报。
有人将神经外科手术描述成“刀尖上跳舞,悬崖上散步”,可见其危险系数之大,技术难度之高。而孟广远教授主治的正是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发病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有的患者甚至连水也不敢下咽,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且治疗过程复杂,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创伤手术作为治疗手段。
患者最迫切需求的领域就是孟广远最急于攻关的目标。他如饥似渴的学习,夜以继日的钻研,及时大量的捕捉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和信息,并学为所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了开颅术进行三叉神经根减压、部分切断和三叉神经脊束切断等新技术。另外,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注射无水酒精的基础上,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随着各项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以及康复病例的增多,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名气越来越响,孟广远教授的名字也在患者中广为流传,慕名前来治疗的患者纷至沓来。
60年代,曾有一名海阳老人因患三叉神经痛,辗转了多家医院治疗均未取得显著疗效,她的儿子带着母亲慕名找到孟广远教授。经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后,决定应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经过短短几天的治疗,这名老年患者症状消失,明显好转,而她的儿子也因此和孟教授成为了好友。四十多年过去了,两人还保持着当年结下的那份情谊。
慕名找到孟教授就诊的不仅有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患者,还有来自包括港、台地区的病人。70年代,他接诊了一名来自宝岛台湾的患者。患者因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多方打听到孟教授在此领域造诣较深,所以渡过海峡,来到大陆。孟教授不仅治愈了他的多年顽疾,这位患者回台后,还介绍了好几位跟他患同样疾病的老乡到孟教授处就诊。
一位与孟广远教授相处多年的老邻居因患脑瘤来到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尽管脑瘤诊断为良性,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手术,增长的肿瘤会继续压迫神经,加重病情。孟教授在术前仔细阅片,组织了多次讨论,制订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并亲自主刀,为患者实施了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恢复良好。老邻居高兴的说,“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幸亏我们有孟教授这样的好邻居啊!”
这位患者的话同时也代表了其他病人对孟广远教授的敬佩与感激之情。为了早日解除患者的病痛,他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只要科室里有急危重症病人,不管夜已多深,天气多么恶劣,他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他尊重每一名患者,不管工作中发生多么不顺心的事,不管身心多么疲惫,只要面对患者,他总是认真地为他们服务,热情地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直至60岁退休,孟广远教授应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先后为1000多名患者治愈了三叉神经痛,并开展了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脓肿等手术。他用一把柳叶刀诠释了仁心仁术、救死扶伤的医者本色。
“医疗队员到坦桑,兄弟情谊似海洋,白求恩的榜样永不忘,毫不利己日夜忙……”,这是上世纪70年代摄制的纪录片《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中的一首插曲。每当哼唱起这首歌,孟老就会回想起那段在坦桑尼亚的难忘时光。
1970-1972年,孟广远教授与省内优秀专家40余人组成援非医疗队,分7个专家组进驻坦桑尼亚开展医疗救助。
在坦桑尼亚,只有上过学的人才会说英语,多数居民都只会当地的斯瓦西里语和戈戈语。虽然医疗队配有翻译,但为了更好地和病人交流,孟广远教授下定决心要学会当地语言。一开始无从下手,他就跟随翻译逐字逐句学,学会一句就用汉语写下来,回去反复练习。利用这种笨办法,他逐渐学会了简单的字句,不到两个月,他的斯瓦希里语就有了进步,已经可以用当地语言简单询问患者病情。援助结束时,他甚至已经可以和当地人进行对话,当坦桑尼亚卫生部部长接见中国医疗队时,孟广远教授用斯瓦西里语跟部长亲切问好,部长竟惊讶的笑着说,“没想到你讲的斯瓦西里语真不错!”
孟广远教授等人对口支援的地区叫莫洛哥罗,那里医疗设施简陋,医疗人才十分匮乏。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不仅要坚持工作,还要“兼职”多个科室的医生。有一次,经过一户农家时,他遇到一个即将生产的孕妇,但迟迟不见接生婆的踪影。孟教授来不及多想,定睛一看,胎儿先露出的部位竟是臀部!他脑中全力回忆着接生的一切知识,双手缓慢而有力地将胎儿逐渐从母体中拉出。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啼哭划破了村庄的寂静。成功了!孟教授将婴儿抱起交到男人的手中,男人激动的连声说着谢谢,兴奋地亲吻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孟老永远难忘这次特殊的经历,虽然形式不同,但同样是挽救生命,而病人康复的一刻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在坦桑尼亚的两年中,孟广远教授曾患疟疾,发高烧、头痛、乏力、关节酸痛、忽冷忽热是家常便饭。常常是得了治,治好了再得。他还得过蝇蛆病,全身起了十余处节肿,而每一处节肿中生一条蛆,蛆一活动就引起剧烈疼痛。为了不影响给病人治疗,他强忍着疼痛,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工作。
援坦期间的优异表现和日常工作的敬业奉献使孟广远教授于1988年获山东省总工会颁发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作为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年至花甲的孟老仍然坚持每周查房,参加科室危重和疑难病例的讨论,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用他的双手和智慧为一个个患者减轻病痛,重获新生。
孟广远教授对自主创新的医疗技术从不保守,总是言传身教,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的学生。他被省内外多家医学院校邀请作学术报告和示范手术。他不仅教学生治学之道,还处处身体力行,授以做人之道,并培养了一大批德技双馨的医学临床和科研人才。孟广远教授对本校研究生和外院进修生一视同仁,倾囊相授。曾经在医院进修的一名寿光学生,现今已经成长为寿光市神经外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为了报答当年恩师的教导和关爱,现在仍时常请孟老去寿光品尝时蔬鲜果,浓浓的师生情溢于言表。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孟老依然笔耕不辍。《三叉神经痛》、《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书籍凝结了孟老辛勤付出的心血,也见证和奠定了他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地位。
对学术精益求精,对患者全心全意,但面对褒扬和奖赏,孟老却十分谦虚和淡薄,“这是领导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发展导向,表彰和学习的不仅仅是我个人,而是对我们这样一批老专家、老教授的认可,这也对我们这些老人做好传帮带提出的新的要求。”
世界显微神经外科创始人亚萨吉尔教授有一句名言:“不管疾病的海洋多么汹涌,也要帮助病人安全地渡到健康的彼岸。”在科学严谨的医学世界,在充满荆棘和艰辛的医务工作中,孟广远教授把全部心血无私奉献给了神经外科事业;50年平凡而漫长的岁月里,他无怨无悔,用一颗宽厚仁慈的心和精湛的医术,使无数垂危病人获得了新生;他用爱播种,用心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无比忠诚。